谷雨生百谷
祛湿增健康
文/景明时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唐·陆希声)。”
今年谷雨则是三月初一,阳历4月20日。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节气后,天气较暖,降雨增多,土地肥沃生机发动,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一梨春雨破春耕。谷雨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时节也是越冬作物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古人将谷雨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然后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了。
春雨绵绵是谷雨最主要的特点。谷雨这一节气反映出了节气的农业气候意义,也寓意着吉祥、美好、希望和幸福的民俗文化。在谷雨时节的习俗,有祭祀大海、祭祀文祖仓颉、摘谷雨茶、走谷雨、张贴谷雨贴、吃香椿、赏花等。祭祀大海和文祖仓颉是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恩,希望能够保佑人们平安顺遂,学业有成。走谷雨则是让女性们外出放松心情,锻炼身体,有利于健康。张贴谷雨贴则是希望通过神灵的庇佑来驱除病虫害,保佑五谷丰登,寓意着幸福和丰收。
节气已明,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强调“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养生则要顺应天时地宜,道法自然。
我们知道,春三月肝气当令,应当益肝补肾,适当吃一些含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如小麦胚粉、荞麦粉、莜麦面、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等,以顺应阴阳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抵抗春瘟,而且还可为安度即将到来的盛夏打下基础。
谷雨虽是暮春时节,气温上升,但风寒湿痹、关节肌肉疼痛之人仍要忌食柿子、柿饼、西瓜、芹菜、生黄瓜、螃蟹、田螺、蚌肉、海带等生冷性凉的食物。
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变快,雨量也变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在如此潮湿的环境里,湿邪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身体困重,大便不爽、关节疼痛等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祛湿的食材,方便大家为除湿而食用。
1、菌类
菌类是祛湿好食材。菌类包括各种耳类和菇类:如木耳、银耳、蘑菇以及竹荪等。菌类拥有高蛋白、多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多矿物质,同时又无胆固醇、是低脂低糖的山珍美味。
2、薏仁
如果身体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瘙痒等等与体内湿浊有关的症状,就可选择薏米。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
3、红豆
体内有湿,阻碍气机活动,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会造成水肿虚胖。红豆含有的石碱成分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消除浮肿。
总之,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在饮食上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材还有:白扁豆、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等。
另外养生要早睡早起,做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谷雨后老年人也应避免久视手机,以防伤目(肝开窍于目)。此时可以适当进行有氧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以助生体内阳气,还可对抗“春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亲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活力去拼搏奋斗。祝你美好的时节好运连连,愿你准备告别春天迎接初夏的来临!
(,4,20)
作者简介:景明时,中医副主任医师。甘肃古浪县人。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医院、医院医院临床工作40年。论文和科普文章散见于《天津中医杂志》、《四川中医杂志》、《医院管理》、《脑电图学与神经精神病学杂志》等杂志及健康报、医药养生保健报及其他学术刊物。自年退休返聘于北京朝阳区八二中心中医科工作。偶有作品在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