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为阴邪,性质黏腻、秽浊,容易耗伤人体阳气。湿气太重,我们就会感觉头发出油多、容易犯困、头昏脑涨的不清爽、睡眠质量极差,失眠多梦、半夜总醒、大便黏腻等。湿邪过重,可以通过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行气化湿、温阳化湿、清热利湿等功效的食物来调理。健脾祛湿的食物可以吃,比如薏米: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的功效。适合于脾虚湿盛的患者,可以煮薏米粥或煲汤食用。
白扁豆:白扁豆又名藊豆,中医认为其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的功效。适合于脾虚湿盛的患者,可以煮粥或煲汤食用。行气化湿的食物可以吃,比如冬瓜:冬瓜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消肿解毒的功效。冬瓜皮利水作用更为显著,可煮水喝或煲汤食用。
黄瓜:黄瓜性凉,味甘,具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促进湿气排出体外。温阳化湿的食物也可以吃,常见的有韭菜:韭菜性温,味辛,具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温阳化湿。
生姜: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表、止咳止呕、解毒止泻的功效。适合于寒湿困阻中焦的患者,可以煮姜汤或做菜肴时加入适量生姜片调味。还有清热利湿的食物可以适量多吃,像竹笋:竹笋性寒,味甘,具有清热化痰、消食化积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清湿热,适合于湿热内蕴的患者。
苦瓜: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暑、明目解毒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清湿热,适合于湿热内蕴的患者。
总之,湿气过重时需要通过综合调理的方法来改善症状。除了食疗和中药调理外,还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态等。在必要时,还需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