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多雨,由于此时节湿气重,人体若阳气不足,易受湿邪侵犯,脾因湿困而致运化失职,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肠胃问题等,这在中医上被称为"湿困"或"春困"。春困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
喝汤可以缓解春困:
1、赤小豆薏米
赤小豆和薏米、生姜、胡椒粉、白扁豆、天麻等。
“赤小豆薏米的作用是淡渗利湿,而春天祛湿还必须固护脾胃”,建议加入健脾的淮山,或搭配白术、陈皮、紫苏叶等芳香化湿的药材。
2、木棉花干煲汤
木棉花晒干后可以直接煮水,或者与猪骨头煲汤,来去除体内湿气。应注意的是,木棉花的功效重在清热祛湿,适用于湿夹热的人群,不宜用于气虚、脾虚体质。
3、扁豆健脾祛湿
白扁豆与猪骨头、生姜煮汤,可以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有湿的人群。白扁豆微炒之后,健脾功效更好。
排骨、猪舌放入滚水中,高火煮3分钟取起洗净;扁豆、芡实洗净;把适量清水高火6分钟至滚,放下排骨、猪舌、扁豆、芡实,中火4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
4、茯苓煮茶或煲汤
茯苓祛湿,可将茯苓与陈皮煮水,当茶饮用,或将茯苓搭配猪肉、生姜煮汤。前者具有健脾利湿化痰,后者则健脾益胃,利水消肿。
需要咨询,请联系:
王自励医师:
余碧琼医师:
陈丽婷医师:
何清雯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来源:医院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