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如何养身

痰湿体质是怎么来的:

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形成主要与饮食不当、感受湿邪、先天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输布运化失常、水液停聚,形成痰湿内阻的一种体质。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将吃进去的食物和水饮转化为精微物质吸收并传输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气健运则水液运化功能正常,正气充足,不易受到邪气的侵袭;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水液运化功能障碍,可导致痰饮水湿内生,引起气血亏虚,容易生病,并且外在的湿邪侵入机体也最易损伤脾阳。

痰湿体质常见表现: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头发容易冒油,多汗且黏,胸闷,痰多,肠胃消化功能减退,疲乏无力,易困倦,大便不黏腻,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腻,苔腻,脉滑,有以上症状出现则可对号入座了,在生活中也要注意此类体质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疾病。

痰湿体质的日常养身:

1.环境改变:居住环境宜干燥,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涉水淋雨,久居湿地。痰湿体质多耐炎热,夏季湿气较重,出汗过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冷饮以防损伤脾胃,穿衣尽量选择透气散湿的面料,保持宽松有利于汗液的蒸发,祛除体内湿气;

2.体育锻炼: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强度以自身能承受为度,不宜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条件下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打羽毛球、游泳、等锻炼,运动出汗后不宜马上洗澡,避免湿气加重,不宜长期懒动,久坐久卧;

3.饮食调养:日常饮食宜选择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食物,如薏苡仁、冬瓜、白扁豆、白萝卜、赤小豆、山药、鲈鱼等,也可用陈皮、玫瑰花、玉米须、荷叶泡水喝。痰湿体质的人脾胃消化功能本就欠佳,应尽量避免甜食、酸涩、油炸、寒凉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不宜过于滋补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4.穴位调养:可以选择丰隆、阴陵泉、足三里,每天点按3-5分钟,微微发热即可,也可用艾灸隔天灸1次15-20分钟。

定位:

丰隆: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2横指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jz/162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