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3/8877544.html点击下方链接收听今日节目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和中消暑且药性温和,补而不滞。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虚湿滞、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此外,白扁豆的化湿功效也常用于暑湿所致的脾胃不和、吐泻,胸闷腹胀等。
但单味用药力较弱,很难达到我们心目中的效果,所以必须要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疗效。如清陈士铎《本草新编》中描述白扁豆谓其“味轻气薄,单用无功,必须同补气之药共用为佳”, 与人参、白术、山药等其他补气药合用,才能达到 补气健脾的效果。还可用于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宜与白术、苍术、芡实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
像于主任昨天讲过的香薷饮,就以白扁豆与香薷、厚朴同用。里面就是浙江菱湖的白扁豆配伍江西新余的香薷,香薷芳香辛温,外能发汗祛暑以解表,内可化湿去浊而和中,二者合用,清暑化湿的效果增强,而且香薷辛温发汗解表,可以共治暑热内蕴、寒湿外束之证,表里兼治,寒、湿、暑皆清。
菱湖白扁豆搭配浙江于潜的于术,就是白术,白术甘苦温,补脾益气,燥湿利水,为健脾之要药,二药配伍,健脾和胃,苦燥芳化,共祛湿邪,用于脾虚湿重之泄泻、带下诸证。
还有一个是配伍江苏高邮的芡实,芡实甘涩固敛,甘补益,既补脾祛湿止泻痢,又益精补肾固下元,二药相伍,用于脾虚泄泻及白带过多诸证。
我们熟知的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与山药、莲子肉配伍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均为臣药,辅助白术、茯苓健脾渗湿。
像蚁干堂收集的来自于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祛湿健脾方还有补益脾胃的食疗方中白扁豆这味中药,是浙江菱湖的白扁豆,与安徽大别山的茯苓、浙江于潜的白术配伍,达到健脾祛湿的功效。
蚁干堂中药老方
——祛湿健脾方
适用疾病:头晕、脸上长斑、起痘、皮肤瘙痒、湿疹、脚气、肥胖、白带瘙痒异味,因湿气重引起的便秘、糖稀等。
表现症状:口干、口苦、口臭、痰多、咳嗽、头发油腻、脱发、白发、皮肤瘙痒、减肥反弹、打呼噜、没精神、困倦乏力、脸上出油、长斑、长痘、大便不成型、便秘、糖稀等症。
古方介绍:祛湿健脾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为丸剂,祛湿健脾方除了补养脾胃之外,还能祛湿,防治湿气侵袭人体。蚁干堂国医馆在古方基础上,形成了独有的方剂。
古方功效:理气祛湿、益肾宣肺、益气健脾、疏肝调胃。
古方组成:由人参、茯苓、陈皮、炒白术、白扁豆、苍术、厚朴、莲子、桔梗、炒薏苡仁等14味道地药材组成。
选用药材:古方中选用吉林长白山的人参,10年以上的新会陈皮,安徽大别山的茯苓,浙江于潜的白术,江苏茅山的苍术,选用其他药材,效果不佳。
古法秘制:将方中除了陈皮等中药低温烘干,研磨成细粉,用80目医用标准筛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细粉,再加入单独制作的陈皮,炼蜜为丸,制成蜜丸或水丸。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丸,饭前空腹或饭后半小时用温水送服,如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半小时或遵医嘱,放在冰箱冷藏保存。祛湿健脾方长期服用。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