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园地雨水过后湿气大,健脾祛湿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冬雪渐成春雨,往日的干燥渐渐被潮湿所取代。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渐盛的湿气虽然会让我们的体感更加舒适,但过盛的湿气也会引起人体不适。《*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

自测湿邪

受湿邪侵犯者,常见以下几种症状,大家可自检一下:

看舌头:舌头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看大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看身材:一般来说,“肥人多湿”。

看精神状态: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病人会觉得头脑昏沉,身体困重,仿佛被厚衣包裹一般,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

看皮疹形态:肿胀、糜烂、渗出明显。

看瘙痒部位:湿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瘙痒多发于阴囊、小腿、脚部。

如果身体上出现了以上的症状,雨水节气就需要注意祛湿了。

入春除湿 “米”

如果说哪种食材除湿效果 ,那一定非芡实不可!芡实又名“鸡头米”,药食同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由于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更为方便。对于冬春季因滋补不当、过食油腻导致体内生湿者,吃它正合适。而之所以称之为“入春 米”,则与它补肾健脾的功效分不开。其实,芡实入药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中医认为,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在补肾方面,芡实主要适用于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儿遗尿、老人夜尿多等情况,可帮助肾气固摄。在健脾胃方面,芡实一来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二来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而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芡实中含有碳水化物、 酸,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甾醇类、*酮类化合物,这使得芡实具有了抗氧化、抗疲劳、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和抑菌等功效,尤其在延缓衰老、改善学习方面作用更为突出。故芡实可谓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

芡实这么吃

芡实的用途广泛,可炒可蒸可煮,还可以打粉做糊或者做糕点。

芡实面饼

材料:芡实60g,茯苓粉60g,面粉g,酵母3g,白糖、白芝麻适量。

做法:

1.芡实洗净,加水没过芡实,放入蒸锅大火蒸25分钟放入搅拌机,加入一点水,把芡实搅拌成泥状。

2.在搅拌好的芡实泥中加入面粉和茯苓粉,加入酵母、一勺白糖,揉成面团,让面团发酵到两倍大。

3.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搓圆后放入铺满芝麻的容器里滚上芝麻,用手把面团摁扁。

4.放入平底锅小火两面各煎15分钟。

功用:补益脾肾、除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阻、大便溏软的人群食用

芡实核桃糊

材料:芡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肉20g,红枣3枚。

做法: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备用。芡实粉、山药粉加水适量,打糊,置于火上边煮边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脾肾,固涩精气,强身健体。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合体弱小儿及体虚老人。

芡实莲子薏苡仁汤

材料:排骨g,莲子20g,芡实30g,薏苡仁30g,陈皮5g,姜1块。

做法:

1.先把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

2.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

3.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 加点盐以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醒脾行气开胃。

芡实鲫鱼豆腐汤

材料:芡实30g,鲫鱼1~2条,豆腐g,生姜数片,芫荽一小把,精盐和油适量。

做法:

芡实提前泡发,豆腐切块,鲫鱼去腮及内脏,刮鳞洗净,用适量的盐先腌下;热锅放油,先加入姜片爆香(可去味),再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加入适量水及倒入芡实,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熬至汤呈奶白色,倒入豆腐, 撒上切段的芫荽,用盐调味即可。

鲫鱼有利水化湿的功效,如果是脾胃偏于虚寒或寒湿较重的,可多加些姜片或加入胡椒。

荷塘芙蓉小炒

材料:新鲜芡实60g,荷兰豆g,胡萝卜1根,莲藕g,嫩荷叶尖3根,鲜荷花瓣适量。油、盐、蒜蓉各适量。

做法:

1.先将新鲜芡实同上述材料一起洗净。荷兰豆去丝,切菱刀块;胡萝卜去皮,切丁;莲藕去皮,切丁,泡水备用;嫩荷叶尖切小段,焯水后备用。

2.坐锅,加入冷水,倒入莲藕、胡萝卜,煮开后,加入荷兰豆再煮30秒,捞出控水。

3.锅中倒入适量油,油温六成时下蒜蓉,煸香,先下荷叶,稍翻炒后倒入剩余食材,大火翻炒2分钟左右出锅。

4.荷花瓣沿盘边摆放,食材盛入花瓣中央,色香味俱佳。

功效:开胃生津、消暑清心。适合于胃口不开、津亏口渴、困倦身乏、燥热心烦的人群食用。

芡实扁豆山药粥

材料:芡实15g,白扁豆15g,山药15g,粳米g,红糖适量。

做法:芡实、白扁豆洗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山药去皮切片。锅中倒入适量水,放入芡实、白扁豆、山药、粳米共同煮成粥。粥成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虚健体。可作为体弱老年人、先天不足小儿以及胃肠道手术者恢复期的食疗调养。

来源:首都中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zy/8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