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聚则生,气散则亡中医里说的元气

经常会有人问“元气”是什么?武侠剧、武侠小说里常说元气大伤,不管是中医,还是民间百姓,也经常会说伤到了“元气”……

但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为什么在《庄子》这本书里会有“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的说法,元气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们先说说

元气到底是什么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元气被视为先天之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决定着人的寿命和健康,如果元气受损则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和寿命,所以才会有“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的说法。

举个“栗子”,就好比把锅放在火上烧水,这个锅是你的身体,锅里的水就像你身体流动的血液,锅下面火散发出的热能就是你身上的元气,这种热能可以让锅里的水沸腾起来,甚至顶开锅盖。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元气的推动力。

元气是生命的原动力

也是五脏六腑的原动力

元气在人体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基本功能,并通过经络运行于人体全身,使得五脏六腑得到元气的推动激发从而发挥各自的功能。

因此,元气充足,脏腑功能就强健,身体就健康。

元气的盛衰决定着五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元气不足,机体的防卫功能低下,病邪入侵,使人发病。随着元气的衰弱,有的脏器将先发病,但随即会危及其他脏器。

如果此时不及时补充元气将逐渐耗竭,五脏六腑之气充养无源,那就会波及其他脏器,使五脏六腑的元气都加速消耗,进而导致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器官组织产生病变。

元气充沛、均匀,五脏六腑就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平等相待,共同作用于生命,生命才能正常生存发展。元气有强有弱,这里多那里少,这里痛那里堵,五脏六腑就失和、失衡、失调,导致五脏虚弱衰老引发各种中老年顽固性问题。

所以,补元气要兼顾五脏

大补元气的同时通调五脏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保养元气呢?

一个人在元气充足的情况下,应该是精神饱满、发质乌黑浓密、气息充沛,但是当元气受损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日常保养元气十分重要。

日常保养元气可以从作息、饮食等方面进行。

1、作息方面:

吃好睡好,病后调养。保养元气,首先睡眠要充足,不熬夜;饮食上营养要均衡,按时吃饭,多吃营养的食物,少吃垃圾食品;保持精神愉快,用脑不能太过度;有病及时治疗,大病后一定要调养。

2、饮食方面:

能补元气的食物有黑芝麻、核桃、桑椹、豹肉、鳝鱼、莲子、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一些来吃。如果想要快速大补元气的话,可以选择中医食疗配伍,补元气更快更有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yx/16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