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凉扁豆香齐鲁壹点

秋风凉扁豆香以前的农村,胡同多,院子多、园子多,曲曲折折。石墙、篱笆墙处处可见,还有不少屋顶塌落残留墙垣的旧房子,空闲地多。谷雨前后,人们就在空闲处,刨上个坑,埯上几粒扁豆。一场大雨,几日暖阳,扁豆就顶着两片硕大的豆瓣,撑破地面,拱出来了,在阳光雨露下疯长着。细瘦的绿茎上挂满了心形的、墨绿的叶子,昂着头,寻觅着附着物,向上生长着。盛夏,几株扁豆藤就爬满一围栅栏、爬满一堵墙,“枝枝盘作盖,叶叶暗遮旁”。浓密的绿叶中,隐隐有几朵扁豆花,或红或白,蝴蝶一样点缀在绿叶间。村中,院墙上,栅栏边,门楼旁,旧屋前,处处有蓬勃的扁豆藤蔓,叶子田田,像绿云、像瀑布。秋风起,天气凉,扁豆花怒放。墙顶上、屋顶上、树枝上,一朵朵、一串串,从浓密的扁豆叶中钻出,宝塔似伫立着,红的、粉的、白的,在风中摇曳。真是“满架秋风扁豆花”。扁豆花开,白天蜜蜂、蝴蝶飞舞。晚上,秋虫啼鸣。秋月下,扁豆藤叶蓊蓊郁郁,虫声不断。汪曾祺先生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中写道:“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下沙沙振羽,至有情味。”不过,家乡的扁豆是不搭架的,随其沿墙、沿篱笆自然生长。花儿枯萎,扁豆初成,小小的扁豆像月牙,像眼眉,家乡人称扁豆为眉豆。不几天的时间,小眉豆就变成大眉豆了,一拃长,一寸宽,碧绿,里面有大大的豆粒。村中的眉豆大都是开红花的青眉豆,大,晶莹透亮。只有河边姓刘一家的眉豆是开白花的。白眉豆小而厚,鼓鼓的,银白色。白眉豆花繁,眉豆很多。扁豆,从夏季第一朵花开到霜降,花就一直不断,也一直结着大小不一的扁豆。到了深秋,众多瓜果蔬菜已经枯萎,扁豆花却是如火如荼,扁豆也越结越多。直至霜降后,扁豆藤叶枯萎,扁豆花才“花事了”,但是,藤蔓间,还有不少蔫了的眉豆。扁豆生命力很强,埯上种子后,不用打理,也很少有病虫害,吸收着日月精华,茁壮成长。扁豆能结,往往几棵扁豆结的,就够几口之家吃的了。小时候,母亲每年都在墙角、篱笆边种几棵扁豆。那时,到了秋天,扁豆、山豆角是家中主菜。因为缺油,吃法也简单,把扁豆放到锅里蒸着吃。蒸扁豆时,在一只碗里放上些葱末倒上半碗水,滴上几滴豆油,也放进锅里一起蒸了。扁豆蒸熟了,把碗里的葱油水倒在扁豆里放点盐拌匀,吃起来有些黏糯,算是那时的佳肴了。吃不完的扁豆,蒸熟了,晒干,冬天吃。晒干了的扁豆白中带黄、透亮。冬天吃起来有筋道,别有一番滋味。因为自小就是吃蒸拌的扁豆,长大后竟然不知道扁豆还有其它的吃法。实际上,扁豆有很多的吃法,清炒、红烧酱焖、炸扁豆盒子等等。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说,“白扁豆,温,无毒,和中下气。烂炊,其味甘。今取葛天民‘烂炊白扁豆,便当紫团参’之句名之”。紫団参是党参中最好的品种。而汪曾祺先生似乎对扁豆独有情钟,他多次写到扁豆。他曾写道:“我在泰山顶上一个招待所里吃过一盘炒棍儿扁豆,非常嫩。平生所吃扁豆,此为第一。能在泰山顶上吃到,尤为难得。”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yx/14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