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脾
养
肝
在我国,豆芽 是以黑大豆作为原料,被《神农本草经》称为“大豆*卷”,并被列为“中品”,做法记载为:“造*卷法,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时),以井华水浸黑大豆,候芽长五寸,干之即为*卷。用时熬过,服食所需也。”早时豆芽首先是用于食疗,其次用于道家养生。在宋朝时,食豆芽已相当普遍,豆芽与笋、菌,已并列为素食鲜味三霸。宋元时食豆芽,主要用于凉拌。
一般认为豆芽均性偏寒味甘,归脾、肝、胃经。有清热透表、除湿利气之功,适用于湿温初起,暑湿发热,食滞脘痞,湿痹,筋挛,骨节烦疼,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绿豆芽容易消化,具有清热解*、利尿除湿的作用,绿豆芽榨汁,加白糖代茶饮,治尿路感染、小便赤热、尿频等症。用绿豆芽同鲫鱼炖服,治乳汁不下。若与韭菜同炒或凉拌,用于老年及幼儿便秘,既安全又有良效。春季适当吃*豆芽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需要注意的是鲜嫩的豆芽发好后,要及时食用,烹饪时 快炒或水焯凉拌为佳,可以配一些姜丝或韭菜,加入一点醋。
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胃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白扁豆脾之谷也”,可用治脾虚湿盛、运化失常而见食少便溏或泄泻;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等。但不宜多食,以免气滞。如果吃得太多就会胀气,而且一定要把白扁豆煮熟煮烂以后再吃。扁豆花性平,味甘淡,无*。归脾、胃经,是百花中少有的健脾良药。具有解暑化湿、和中健脾的功效。白扁豆花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泡水喝,这种方法不仅简单,还可以去除湿气。
养生食疗推荐
●白扁豆粥●
材料:白扁豆30g,粳米50g
做法:白扁豆煮熟煮烂以后,大米开花就可以了,可加糖或盐适量。扁豆炒制后效果更佳,亦可加入新鲜山药、薏米等。
作用:可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女性白带增多等症。
●扁豆花馄饨●
明代胡濙的《卫生易简方》里的一个治疗泻痢的方子,具体方法是这样的:“用白扁豆花不拘多少,掸净不洗,滚汤淖过,和小猪脊膂肉,葱一根,胡椒七粒酱拌匀,将淖花汁和面,包作小馄饨,煮熟食。”
材料:扁豆花、猪肉、面粉、胡椒、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新鲜白扁豆花摘下洗干净或干扁豆花,放入开水中煮开,留下药液。猪肉剁成肉泥,胡椒放入油锅中煎炸一下,再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和猪肉一起搅拌成为馄饨馅。将扁豆花水和面粉一起做成面皮。 面皮和馅料包好, 煮熟服用。
作用:扁豆花馄饨具有温中健脾的作用,适合脾虚湿气重,大便稀烂的人群。
●黑豆芽炖排骨●
材料:黑豆芽、排骨各克,山药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排骨洗净、剁块,加山药煮烂后,放入黑豆芽,煮熟后,调入食盐,味精适量服食。
作用:可用于补肾壮骨,填精生髓。
本期博主:郑艳华
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生殖分会会员。从医已十载,初以中医针灸从业,后师从马红霞教授,钻研中医妇科。
出诊时间:周二、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番禺院区中医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