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扁豆是什么,但你们知道白扁豆是什么吗?白扁豆又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等,中医认为,白扁豆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在春季湿气重的现在,不妨巧妙利用白扁豆来制作美味佳肴,让白扁豆帮你赶走体内的湿气吧~
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等。营养学认为,白扁豆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此外,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白带过多的女性都可以通过食用白扁豆来进行食疗。
白扁豆也有忌食人群。《食疗本草》中说的是“患冷气人勿食”,陶弘景认为患寒热病的人不能吃,《随息居饮食谱》中说患疟疾的人忌食。白扁豆是很家常的蔬菜,鲜嫩的白扁豆最适宜炒着吃。陶弘景称“其荚蒸食甚美”,把白扁豆蒸熟后像拌茄泥那样拌着吃也不错。白扁豆还可以炸着吃,有道菜叫“炸扁豆鱼”。直接用豆子和大米煮粥是最经典健脾养胃的吃法,还可以在粥里面放些红枣和莲子,是滋补的佳品。
需要注意的是,白扁豆如果没有做熟,吃了以后很可能发生食物中*,在食后的三四个小时内,有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现象。所以首先要注意,白扁豆不能生吃或未熟透食用。其次是不能一下吃过多,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让人感到腹部胀痛。白扁豆可以多吃,但是每次食用都应当控制食量。
在上海地区,白扁豆料理最常出现在崇明地区的餐桌上,甚至可以说是崇明特产之一。本期的微食疗就与您一起分享一道简谱美味的农家料理:酱瓜白扁豆
用料:
白扁豆、酱瓜、橄榄油、盐、葱
做法:
1.白扁豆洗净,酱瓜洗净切碎末(酱瓜可以选择任意你自己喜欢的品种)。
2.白扁豆入锅加水再加少许油,开大火煮。
3.再起一锅加少许油,把酱瓜末放入煸炒至变色,盛出备用。
4.白扁豆煮15分钟左右,等豆子肉质变得细腻时调中火。
5.加入刚煸炒好的酱瓜末,继续煮。
6.等锅里水分差不多干的时候关火。
7.根据酱瓜咸淡适当加盐,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