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芒种趁时而种,忙有所得

<

今天(6月6日)0点25分,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时值仲夏,北方麦黄,江南秧绿。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意味着“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茧而出。芒种二候“鵙始鸣”,伯劳鸟在林中穿梭,振翅鸣叫。芒种三候“反舌无声”,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收声。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就有描写这样的场景:“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季节,标志着仲夏到来。这一时节,北方天气干燥高温,小麦覆陇黄;南方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加,“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南宋陆游《时雨》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描绘出了“芒种”到来时,收割麦子、种植水稻,采摘菱角、吃麦饭的农村景象。而白居易的《观刈麦》开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复垄黄”,说的就是农家抢收麦子的忙碌场面。

而在江南地区,芒种之后,就将进入一段闷热的连续阴雨期。此时,正值梅子黄熟,因此这雨季被称为“梅雨季”“黄梅天”。因此也就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南宋赵师秀《约客》),“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南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这样的诗句。

林清玄说:“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的盛放是芒种。”这,是一个收获与希望并存的好时节。而此时,又恰逢一年一度高考季。所有耕耘,终会迎来收获。祝愿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同学,播种希望,收获美好。

芒种习俗

煮青梅酒

芒种时节,江南有“青梅煮酒”之说。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不过,新鲜的青梅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酸脆的果子,和着久醅新发的美酒,这样的组合令人口舌生津,夏日的烦躁一扫而空。

送花神

芒种一过,便是暑天,花落即春归。因此,摆设礼物为花神饯行,表达对花神的感激,期盼来年再相会,一度也是芒种重要的民间仪式。《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记录“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吃莙荙菜

宁波人芒种节气还有吃莙荙菜的传统,莙荙菜是芒种节气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这样的食材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肌肤,适合芒种节气食用。

芒种养生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夏天,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常常感到身体困乏,食欲不振,被称为“苦夏”。

芒种时节,饮食起居也需要调整。这一时节,昼长夜短,阳气旺盛,应适当晚睡早起,白天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养阳气,利于气血运行。中午小睡可以缓解疲劳,振奋精神。同时要常洗浴,勤换衣,勿贪凉,避免暑湿入侵和肠胃功能失调。

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清暑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赤豆、白扁豆、冬瓜皮、西瓜等,防止暑湿之邪伤害人体。“苦夏食苦夏不苦”,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莲子、芥蓝、荞麦等,可以降泄心火、消暑利湿,又能够抑制燥湿,健脾利胃。

原标题:《今天芒种:趁时而种,忙有所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yl/159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