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不除百病缠身

大自然界的气候条件“湿”具有粘滞、重浊、趋下的特点。当由于“湿”而使人患病,中医认为这时这个“湿”就不是正常的自然条件,而演变成了一种致病的原因,我们可以称之为“湿邪”,而由湿邪所致的病也就可以称之为湿病(或湿证)。

例如,有一位老人,在一个地势很低、潮湿的平房住了两年后,患上了很严重的肩周炎,经常疼痛,甚至不能平举胳膊,后来使用艾灸和红外线治疗仪调理了一段时间,他的肩周炎明显好转。那么,他的肩周炎显然主要是由于“湿邪”致病,就可以称之为“湿病”,只要把他体内的这个“湿”祛除,肩周炎就会好转,甚至痊愈。但是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由于“湿邪“本身具有粘滞、重浊,我们很难一下子就把它祛除干净,经常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湿病”也就往往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这一点要引起大家注意,做好长期防治的措施。

同样,我们应用类比的方法,当身体上出现有肥胖,四肢困重,关节疼痛,大便排不尽,女性白带粘稠且量多等现象,我们都可以考虑是“湿病”。

具体这些与“湿病”有关的身体“不健康”信号,我们可以看看传统中医的关于湿病的辨证歌诀。

湿(病)的辨证歌诀

湿证酸重头蒙闷,甜黏厌油新泻频,

发*疸(痘)疹湿烂,垢浊腻滑濡滑行。

带多流脂痰易咯,体胖嗜睡倦又困。

原著解读:

湿证有“重、浊、闷、腻、缓”的特点。常见症状有身体酸重,头重如裹,胸闷、口甜、口黏腻、厌油腻,新起腹泻,身*目*,或为水痘、疱疹,患处湿烂,面容晦垢,分泌物秽浊,舌苔滑腻,脉滑或濡缓(中医诊脉),带下量多,患处渗液,流脂水,痰滑易咯,身体肥胖,嗜睡,困倦等。

老杜解读,如下图所示:

看来“湿”邪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那么到底该怎么祛湿呢?

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些祛湿的日常养生方法

1、艾灸

传统艾灸,对于祛除人体湿邪效果很不错,值得推广。可以常灸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丰隆、公孙等穴位。

2、常见能“祛湿”的养生食物

当我们的身体如果有湿(病)的那些常见“不健康”信号,以及肥胖、风湿性关节炎、宫颈炎等疾病,平时也可以多食薏米、白扁豆、山药、赤小豆、冬瓜、绿豆等食物,以达到祛湿保健的作用。

薏米

薏米:又称薏苡仁,味甘甜微寒,可以健脾祛湿,利水除痹,清热排脓。现代营养学认为,薏米中含薏苡仁脂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老杜点评:薏米性缓,善健脾胃,能祛湿利水,是常见食疗佳品。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女性白带异常、慢性腹泻、肥胖、以及头面部皮肤油腻等均可以长期食用,用量不拘。可以采用煮粥,或用豆浆机打浆等方法食用。只是薏米较耐熬,可以提前浸泡2—3小时使用,效果更佳。

白扁豆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可以健脾化湿,解暑止泻。现代营养学认为白扁豆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铁、磷、镁等微量元素,为常用养生食材。

老杜点评:白扁豆单独食用,口感较差。建议大家与薏米、粳米一起按1:1:1的比例共煮粥或用豆浆机打浆食用,其口感和食疗效果俱佳。

山药

山药:味甘性平,可以健胃、补肺、强肾。现代营养学认为山药含有丰富的黏蛋白、淀粉、皂苷等物质,为补虚和病人康复期食疗佳品,长期食用,还可以提高人体抵抗力。

老杜点评:山药可以补虚健身体,其价廉,又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老少皆宜。可以蒸、煮、炒等方法食用。笔者建议可以把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加2—3勺蜂蜜蒸20—30分钟即可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加蜂蜜)。如果买不到鲜山药,中药店卖的山药饮片亦可,只是每次用量较少,在50克以内即可。

赤小豆

赤小豆:又称红小豆,味甘酸性平。可以除湿利水,调经通乳。现代营养学认为,赤小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有一定的解酒、解*的功效,常可用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患者的保健食物。

老杜点评:赤小豆单独食用口感较差。笔者建议赤小豆与小米共煮粥食用,又好吸收,口感疗效俱佳。

冬瓜

冬瓜:味甘性微寒,可以清热利水,消暑解*。现代营养学认为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常用食疗食材。

老杜点评:冬瓜浑身是宝,除了我们常食用的冬瓜肉外,冬瓜皮和冬瓜子亦有很好的食疗价值,

具有和冬瓜肉相似的功效。故笔者建议每次食用冬瓜时,把冬瓜皮和冬瓜子单独取出洗净晾干备用,可以煲汤或泡水喝。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以及女性白带量多者的日常保健。

绿豆

绿豆:味甘性凉,可以清热解*,利水消暑,明目降压,止渴除烦等。现代营养学认为,绿豆对有机磷农药、酒精、铅等具有一定的解*功效。

老杜点评:绿豆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食疗佳品。笔者有两点建议:其一,如果用于解*、解暑、利咽的情况下,绿豆煮沸后5—10分钟即可大量饮汤,其效果更佳。其二,如果脾胃虚寒者,建议少食用绿豆,或用绿豆与小米共煮粥喝,以免伤胃。

部分内容摘自《千年国医百病寻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jz/7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