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养生茶,健脾祛湿补气三合一

现在,什么样的人越来越多?气虚体质的人!!!

人一气虚,身体的动力不足,体内的湿气就无法代谢出去;湿气代谢不出去,再加上外来的湿气,就又会围困阳气,使气更加虚弱。

所以,气虚和湿气,一个是狼,一个是狈,它们搅合在一起,你就倒霉了!

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虚,是否湿气重呢?

辨别气虚,有一个明显的指征——肥胖,通常伴有“蝴蝶袖”,腰上、肚子都吊着软软的肉,一运动就出虚汗。

气虚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这些东西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

而且,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整天没精打采,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

很多朋友都感觉:身体特别沉重,没有精力,总是睡不醒,大便不成形……这些都是有湿的表现。

湿气再稍重一点,人常常会表现出“水肿”的样子,比如眼皮肿,小腿肿,有时候肚子里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

还会化为痰湿,跟气虚一样,在小肚子上堆出一层软软的肉。

如果是单纯的气虚或重湿,大家都好辨别,但两者夹杂在一起,有的人对气虚湿重的感受就不明显了。

这时,我们就要看一下自己的舌头。中医认为,舌胖苔白,多气虚有湿。

气虚湿重的人,他的舌苔覆盖整个舌面,看不到舌质,齿痕明显,小肚子很有可能是鼓起来的,软软的。

气虚湿重舌

如果你的舌头也呈现出上面一样的状态,就要注重补气祛湿了。

01

健脾、补气、祛湿

三者不可偏废

无论是气虚,还是湿气重,其根本都在于你的脾胃出了问题。

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弱了,运化不了,久而久之,正气得不到补充,还会源源不断地生出湿气,反过来又拖累脾胃。

所以,在补气祛湿的同时,一定要着重做好健脾。

健脾,可仁推荐大家一个不用花钱的方法,那就是室内也能做的运动——八段锦。

首推大家八段锦的 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这个动作能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它不单单能加强脾胃的运化,让五脏六腑都“活力满满”,还能打通上、中、下三焦,使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尤其适合焦虑、饮食不规律的人常常练习。

(杨硕诚老师讲授八段锦)

此外,气虚湿重的人,平时还可以做一道“四神糙米粥”。这里的四神指的是:山药、芡实、茯苓、莲子。

山药:补脾阴、生津润肺、补中益气;

芡实:补脾阳,祛湿气且能益肾;

茯苓:利渗湿,健脾和中;

莲子:健脾养胃,宁心安神。

四种药材组合与糙米一起熬粥,可健脾祛湿、宁心安神,益肺肾。

我们要做的是把它们磨成粉,再按照1:1:1:1的比例搭配,准备好四神粉。

四神米粥:

原料:四神粉1~2勺,糙米适量

做法:将糙米提前一个晚上浸泡,加入1~2勺的四神粉,然后一起熬粥,待粥熟后,既可食用。(备注:如果是电饭煲预约熬粥,四神粉可以提前一起与糙米浸泡。)

不过,如果没时间运动,或者闲煮粥太麻烦的伙伴们,不妨泡一杯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的日常保健方——南芪薏仁茶。

此茶方由11种药食同源的药材组成,精心配伍而成,十分精妙,既能健脾补气、行气祛湿,还兼顾了气虚湿重久了产生的血瘀和表虚。

点击图片购买

02

脾胃好了

湿才不易卷土重来

这个茶方以南芪、薏仁为君药,尤其是南芪,健脾、补气、祛湿都少不了它。

南芪,其实是五指毛桃的根,与北芪(*芪)有相似的作用,可以益气补肺,行气健脾。

相对来说,北芪补气效果更卓越,而南芪胜在在健脾的同时,补气平和,没有*芪那么容易上火,而且比*芪还多了行气利湿的作用。

能对的上气虚湿重体质的食物非常少,南芪算一个,邓老治疗重症肌无力常重用*芪和南芪。

岭南人,尤其是广东人,常常用它来煲鸡汤、猪骨汤,泡水喝,有香香的椰子味。

上面我们也说了,想要调理气虚湿重气质,就要抓脾胃大头。

所以,除了南芪之外,它还配伍了山药、麦芽、甘草、白扁豆、白茅根、玉竹等五味健脾补气的药食同源本草。

它们共同作用,慢慢就能把你的脾胃养好,而脾胃好了,湿就不容易卷土重来,正气才补得进去。

03

行气祛湿

让脾气运行更通畅

健脾之后,就要用薏苡仁着重行气祛湿了。

薏仁,味甘淡,性降而渗,利水。

《本草新编》中记载,“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这里对薏仁的评价尤其高,不仅祛湿,还不损耗真阴之气,安全放心的食用。

所以,那些你体内的湿气,薏仁都能轻松对付。

对行气祛湿同样有招的,还有茯苓、橘皮。

茯苓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不伤正气,且能补能泄,泄的是水湿浊气,补的是肺脾之气。

用茯苓磨粉,加上大枣,枸杞熬粥(若不怕药味可以加上几片当归),每天喝上一碗,祛湿健脾却是再好不过了。

茯苓的好兄弟——橘皮,也就是中医中的陈皮。

它也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一把好手,而且偏温擅行,能够让脾气的运行更通畅,运化水湿能力更强。

正气足了,湿气除了,也反过来给脾胃加满了油,除了锈,运作起来自然就顺畅了。

点击图片购买

04

除血瘀,补表虚

让气血运行更通畅

到了这里,剩下 一步了,就是清除气虚有湿久了产生的血瘀和表虚。

对此,君药南芪虽能发挥一部分作用,但还是需要鲜白茅根、葛根两味本草的配合。

中医认为,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

所以,鲜白茅根除了之前说的健脾之外,它更擅长的是去血瘀。

葛根,则是有升阳的作用,在补表的同时,还可以把补进身体内的脾气输送到心、肺,帮助水谷精微化生成气血,让气血运行更通畅。

这11味中草药,先抓脾胃大头,再御气祛湿,又消除了血瘀和表虚,对气虚湿重的伙伴们真的太友好!

05

喝了之后,

有力气了,也不水肿了

用邓老的方子制成的这款南芪薏仁茶,是一款健脾、补气、祛湿三合一的茶饮,尤其适合体虚湿重体质人群饮用,孕妇慎用。

它里面虽然有11味药材,但口感却一点也不苦涩,还带着些椰香味~

上午9-10点总是容易困,很是乏力。早上刚到办公室的时候,就泡上一杯,一天都是轻盈的;

下午茶时间,泡上一杯,从此告别满脸油光,远离浮肿、湿胖;

晚上加班疲累,脸上泛*,你也可以泡上一杯,恢复精神状态,让工作更有效率。

有的人喝了一周,就觉得改善很大,舌苔齿痕少了,有力气了,不水肿了。

但也有人觉得变化不大,也没毛病,毕竟这是一款温和的茶饮,体内湿气太重的,估计得喝药。

喝完汤药后,再用南芪薏仁茶来日常保健也可以。

可仁也要提醒大家,喝任何水之类的东西,都要不渴不饮,不要因为它祛湿就使劲儿喝,这样是不对的,反而会加重湿气。

06

睡力铺上新特惠

南芪薏仁茶,1盒15包,专为调理气虚湿重。

食疗的作用在于坚持,每天坚持喝,一定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建议大家一次下单两盒,刚刚好。

原价元/盒,限时特惠88元/盒

现在下单的梁友们,还可享受元买二送一(实得三盒)的特惠。

点击图片购买

希望这个小茶方,能让你的气足了,湿祛了,自然而然养出气色!

1.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点这里带走南芪薏仁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jz/6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