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天容易困春季养生正当时,给你的身

—春天到万物生—春季养生说到这里可就不困了春天为什么这么犯困?

盼望着,盼望着

春天的脚步近了

又到了一个.....

睡觉的好时节

早上睡不醒

白天没精神

晚上勉强撑

……

你是不是怀疑

瞌睡虫住进了身体里了?

俗话说

“春困秋乏夏打盹

睡不醒的冬三月”

为什么在春意盎然的季节

你会起床困难、越睡越乏

眼皮沉重、有气无力?

我院中医科小彭医生说

那是你气虚

脾气虚更容易被春困“骚扰”

中医认为,春困是气虚的表现,表明机体此时存在着阴阳失和、气血失调、脏腑虚弱的情况,致使春阳之气不能正常升发。

其中脾气虚的人更容易受到春困的“骚扰”。

因为,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时,水湿反过来又加重脾虚的症状,外湿加内湿,内外相合,就加重的春困的症状。

《*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是人体阳性生发的季节,顺应天地阴阳之气,春季养生有事半功倍之效。

春季养生这么做早睡早起

春捂秋冻

吃好喝好01早睡早起

《*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分后,自然界春意盎然,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生机勃勃之景,早睡早起。

早晨去公园散散步、打打太极、做做八段锦操,放松形体,使情致保持舒畅愉快,晚上也不要超过23时上床,使肝血归经,阳气归根,以免损伤肝经。

02春捂秋冻

常常听老年人说“春捂秋冻”。为什么呢?

春季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向外展发,万物汲取阳光尽力伸展,人也应顺应自然规律,适量运动,让自己的阳气尽快展发出来,但也要保护好阳气,不要过早脱冬装、减衣服,这叫“春捂”。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前段时间还是艳阳高照,过段时间又是冷风瑟瑟。

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突然下降,一时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03春季食补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

春季必补三碗汤

01气血五红汤

●食材:红豆20g、枸杞20g、红枣8粒、红皮花生20g、红糖20g。

●做法:红豆提前浸泡8小时,红皮花生浸泡30分钟,大红枣去核,枸杞清水洗净备用;把泡好的红豆、红皮花生、红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30分钟;接着下红枣,小火煮10分钟,搅拌搅拌,防止粘锅; 放入枸杞,加入红糖,再用小火煮15分钟,出锅前撇去少量浮沫即可。

●功效:红豆和红皮花生,都有补气血的作用。特别是红皮花生,和红枣搭配,补虚止血相当不错。加上红糖,味道甘甜,还能养脾胃。

02双豆土茯苓猪瘦肉汤

●食材:白扁豆40g、赤小豆25g、土茯苓30g、陈皮1/4个、猪瘦肉g,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猪瘦肉切块,其余均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ml清水,大火滚沸后改小火煲约1小时30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即可倒出食用。(此量为3-4人量)。

●功效:此汤清润可口,白扁豆和赤小豆均有一定的健脾祛湿功效,土茯苓则有清热利湿、解*利尿之功。春季没事煲煲汤,给一家老小去去湿。

03芪精大枣汤

●食材:*芪15g、*精10g、土茯苓30g、大枣6粒。

●做法:将*芪、大枣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两碗清水,浸泡30分钟;大火滚沸后改小火煮20分钟至30分钟后倒出来饮用即可。(如果担心口感不佳,可适当添加一些枸杞)

●功效:春困是自然气候的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芪味甘性微温、健脾补中,有助于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血液循环;*精性味甘平,健脾润肺,有补气养阴之效。大枣可补中护胃,益气安神。三者相辅相成,帮助改善气虚体弱、倦怠乏力等情况。

春天是肝气主导的季节,肝气旺盛,肝胜脾,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加上春季阴雨绵绵,外湿易困阻脾阳,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湿性重浊粘腻,人体易感到疲乏、嗜睡。

因此,健脾祛湿能够有效解除春困。山药、薏苡仁、红豆、赤小豆等食物,都是健脾除湿佳品。

春季也要多吃绿色的“香”菜补助阳气。

香葱香椿香菜韭菜

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jz/10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