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时,中医常强调的扶正祛邪是什

中医在治疗肿瘤疾病时,常强调“扶正祛邪”。今天就跟大家详细地讲一讲,“扶正祛邪”到底是怎么回事?

早在一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理论。这说明人一旦生病,那就是咱们人体的正气不足了,所以才会让外来的邪气在体内生存,让邪气慢慢壮盛发展,那慢慢地就会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痰湿瘀浊等病理产物停聚而产生疾病。而癌症属于最严重的疾病,它一旦生成,是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逐渐演变而成,在这个过程中,邪气会慢慢壮大,正气会逐渐耗损,所以癌症患者都会出现正气虚损的问题。

那在癌症初期,患者虽然有正气虚损的问题,但正气尚足,患者的体质还是能经受住一定的攻伐治疗,所以中医在治疗肿瘤初期时,以攻邪为先,但也会注意攻邪之品的这个量,以免耗伤患者的正气,做到攻邪而不伤正,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就像大多数癌症患者手术后,一些身体底子比较好的患者,身体状态都还是可以的。

到了癌症中期,患者虽然正气尚存,但是已经无力去抵抗癌邪,甚至还会让癌邪四处乱窜,所以很多癌症患者都会出现转移的情况。那到了这个阶段,需做好攻补兼施,让癌症患者补回正气,还要攻伐癌邪,不让它肆意妄为。

到了癌症晚期,患者会出现广泛转移,这时的患者脏腑功能虚弱,气血亏虚,正气不足。那这个时候的患者因为体质太过虚弱,无法进行一些攻伐治疗,所以主要通过扶助正气来达到祛邪的目的,让正气去逼退外邪。

还有很多癌症患者身体底子还不错,手术后的身体状态也还可以,但一旦到了化疗阶段,身体就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反应,那化疗对脾胃的伤害是首当其冲的,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一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胃气大伤,患者进食就会出现问题,脾胃也没有气血可以生化,正气也无法补充,所以很多癌症患者的身体情况会越来越虚弱,甚至难以负荷化疗的附带伤害,不得不中断治疗。那为了让患者能继续治疗,一定要把患者的脾胃调好,扶正固护后天之本,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一一解决,让患者恢复正气,恢复体力,进行后续的治疗。

我曾接诊一个患者,患者女,42岁,左乳腺癌,化疗第一个疗程后,患者就很容易疲劳,总乏力没劲,头也晕、还总口干口苦不想喝水,大便也不成形。这位患者其实就是脾胃被伤,脾虚不运,所以会出现中气不足的情况,如患者总神疲乏力、头晕、大便不成型。胃有湿热,所以患者会口苦口干不想喝水。治疗上主要以健脾为主,清热化湿,解毒散结为主。方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白扁豆、山药、苍术等药。患者用药一段时间以后,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后续进行化疗也无明显不适症状发生。后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无不适症状发生。

人的正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中医才对扶正这么重视,只有让患者的正气逐渐恢复,癌邪才会被削弱,才能让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实现带瘤生存的目的。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说到这里,大家还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gx/14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