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一天比一天乏累,总有睡不完的觉。脚也像灌了铅似的,走几步就累得不行,工作也提不起精神。”
脸上还容易冒油、长痘,浑身有湿漉漉、黏糊糊的感觉,整个人不清爽。
为啥会这样呢?
很可能是体内湿气在作祟!湿气重不重,看身上这4个地方
1.大便黏不黏
当你上厕所时,如果总看到大便不成形或容易粘马桶,体内必然有湿。
2.舌头腻不腻
可以对着镜子,观察一下舌头:如果舌上有一层较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有湿的表现。舌苔越厚,越腻,说明湿邪越厉害。
3.皮肤痒不痒
当天气变得湿热,有的人身上很容易出现瘙痒或皮疹,特别是在下半身阴囊、脚等部位,这也证明体内有湿。
4.精神好不好
早上起床时总觉得困,头上像是有东西裹着,人觉得烦躁,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另外,“肥人多湿”,体型较普通人肥胖的人体内也多有湿气。
这几个有湿气的表现,你中了几条?
中了2条以上,赶紧祛湿了。
食疗祛湿
食疗是很便捷的祛湿法——薏仁、赤小豆有消水肿、益脾胃之效;玉米、白扁豆健脾除湿;土茯苓除湿解*、通利关节。
体内湿气严重的时候,不妨适当多食用这些食材。
日常做菜时,还不妨多加一些葱、姜、蒜、茴香、香菜提味。这些食材性辛温、芳香化湿,有助于加强脾胃运。下面推荐大家4款食疗方,照着吃,体内湿气一扫光:①茯苓双豆祛湿汤
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30克、炒扁豆20克、陈皮5克、生姜2片、瘦肉克(2~3人分量)。
做法:
将茯苓、陈皮洗净,生姜切片备用;赤小豆、扁豆用清水洗净,浸泡数小时;
瘦肉洗净,切大块备用;
将所有原料放入大炖盅内,加适量清水,加盖后隔水炖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功效:
本祛湿汤选用茯苓和赤小豆配合,可加强祛湿利尿消肿的功效;加上炒扁豆,可增强健脾祛湿的作用;再辅以少量陈皮运气化痰燥湿,四者可共奏春夏季祛湿之神功。
②白术茯苓山药汤
做法:取白术10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大枣2枚、猪排骨克煲汤服用。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适合祛脾胃虚导致的“湿”。
③芡实薏米粥
做法:取芡实30克、薏米30克(浸泡2小时),小米克,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用。
功效:利湿止带,对寒湿所致的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腰膝酸软、全身乏力、精神萎靡,伴饮食不香、手足不温者颇有良效。
注意:
本品“寒下滑利”,孕妇少用,尿频便秘者少用,也不适合阴虚羸瘦者,以防耗伤阴液,助长虚火。
薏米中淀粉、油脂含量高,容易走油,建议放冰箱密封储存。
薏米健脾作用弱,针对脾胃功能差所引起的湿效果不大。
④白术陈皮粥
做法:取炒白术10克、陈皮3克、大米50克一起熬粥服用。
功效:补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人群。部分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