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我们一起学呼吸系统病证感冒的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小伙伴们,大家好!药膳学习第二章滋补与延年益寿药膳的内容,上一讲,我们就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常见病症的药膳治疗。

我们首先学习呼吸系统常见病症——感冒的药膳治疗。感冒是我们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之一,西医称为“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感冒是人体在正气不足的条件下,感受了风、寒、暑、湿、燥、火(温、热),或疫*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常见证型有风寒、风热、暑湿等。为缩短病程,我们可以根据辩证选用适当的药膳,进行辅助治疗。

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四肢酸痛,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适用的治疗药膳

1、姜糖茶

生姜9克(洗净切丝),红糖12克,开水沏,趁热顿服。服后宜卧床盖被出微汗。

此款药膳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重症或发热较高者不宜饮用。

2、葱豉*酒汤

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酒50克。先煎煮豆豉约10分钟,再放入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酒,趁热服用。1日分2次服。

该款药膳对于各种冬季疾病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也可做冬季保健药膳。

3、五神汤 

荆芥9克,苏叶9克(洗净),茶叶6克,生姜9克,煎煮,滤汁去渣,加入红糖30克,搅拌使糖溶解。1日内分数次服用。

性味归经:辛,微温,无*。归脾、肺经。

功效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

用法:煎汤内服(不宜久煎)。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禁忌: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4、神仙粥 

生姜6克,糯米100克(淘洗净),共煮一、二沸,放入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30克,继续煮,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10毫升,稍煮,趁热服用。服后宜盖被静卧,微出汗。

此款药膳,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头疼,发热恶寒,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呕恶,不思饮食等症。

5、荆芥粥 

荆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煎煮,沸后5分钟,滤出药汁,去渣,加入粳米克煮粥,稍煮即成。每日2次,温热服食。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初期的怕冷、发热、鼻塞、头痛等症。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入肝、肺经。

功效作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疏风、散热、辟秽、解*、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等。

用法:内服煎汤(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禁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症状表现:发热重,恶寒轻,头胀痛,汗出不畅,鼻塞,鼻涕*稠,咽喉红肿疼痛,或口咽干燥,口渴欲饮,咳嗽,痰粘或*稠,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脉浮数。

适用的治疗药膳

1、菊花芦根茶

菊花6克,芦根21克(鲜者加倍),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作用:清热解*。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用法:内服:煎汤,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煎汤洗。

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2、桑菊薄豉芦根饮

桑叶、菊花各9克,薄荷、淡豆豉各6克,芦根15克(鲜者加倍)。水煎,1日内分数次饮服;或开水沏,代茶饮。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主治风温发热,温病初起,头痛、肺热咳嗽、目赤肿痛,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等。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禁忌注意:桑叶性寒,过量服用易损伤脾胃。

3、薄菊粥

薄荷、菊花各9克,桑叶、淡竹叶各6克。水煎,沸后5分钟,滤出药汁,去渣,加入粳米克煮粥,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食。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

功效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等。

用法:煎服或泡茶饮。

禁忌:孕妇勿服。

 

症状表现:身热,微恶风,无汗或微汗,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肢体酸重或疼痛;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恶心,小便短*,苔薄*或*腻,脉濡数。

适用的药膳治疗配方

1、薏米扁豆粥

薏苡仁、白扁豆各30克,粳米克,共煮成粥。每日分2次服食。

性味归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作用: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煎汤内服或入丸、散。

禁忌:体内气虚生寒者慎食。疟疾患者忌食。

注意:白扁豆不能生吃或未熟透食用,也不能一下吃过多。

2、藿香代茶饮

鲜藿香叶、鲜荷叶各12克(干者减半),白糖适量。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芳香行散,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治湿阻中焦、中气失运所致脘腹胀闷、暑湿倦怠、胃逆呕吐;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鼻渊头痛等。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等。外用:适量煎水先或研末搽。

禁忌:阴虚火旺、中焦火盛者慎用。

性味归经:昧苦涩,性平,归心、肝、脾、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主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脾虚腹胀、吐血下血、产后恶露不净、血晕等。

用法: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水洗。

禁忌:体虚及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禁用。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3、香薷扁豆茶

香薷9克,白扁豆12克(炒*捣碎),陈皮3克,荷叶6克,白糖适量。水煎(或开水沏),代茶饮。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温。归肺、胃、脾经。芳香宣散,可升可降。

功效主治:发汗解暑,行水散湿,温胃调中。主治暑湿之上吐下泻、发热头痛、恶寒无汗、胸痞腹痛、小便不畅等。也用治水肿,脚气等各症。

用法:内服:煎汤或泡饮,宜凉服。

禁忌:表虚多汗、阴虚有热者不宜服用。

上述各方所用其它中药材及食材已学,不再赘述。中医对外感还有其他分型,治疗的药膳也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老师们可以自己再学,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

主讲人:苏义祯

中医养生爱好者,也是中医杂谈白银区群管理员。年7月毕业于兰州市卫生学校公共卫生专业,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函授)免疫预防专业。自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白银区从事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控、地方病、慢性病防控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30余年。专职健康教育近10年。

精彩阅读:

药膳

我们一起学---延年益寿药膳

药膳

我们一起学---兼补诸脏药膳

药膳

我们一起学---益肝药膳

药膳

我们一起学---养肾药膳

温馨提示:

*最近添加小编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zy/2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