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节气从4月5日开始。
“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已是季春,气温继续升高,雨量增多,在这“雨纷纷”的节气容易感受湿邪。
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认为:此时养生需注意预防湿邪。另外由于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因此饮食方面还应配合减甘增辛,补精益气。
在这个节气,值得推荐的食物就是枸杞叶。古人认为春季吃枸杞叶最有益:“春天采其叶,名为天精草”,是药食两用之品。
枸杞叶枸杞叶又叫甜菜、枸杞尖、天精草,味甘、苦,性凉,入肝、脾、肾经,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祛风明目的功效。
《药性论》认为其“能补益精诸不足”;《本草纲目》记载枸杞叶可“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节间风,消热*,散疮肿”。对虚劳发热所致的口渴、心胸烦闷,或肝肾不足所致的腰酸腿软、障翳夜盲、头目眩晕等症状均有调治疗效。
省名中医池晓玲教授说:单用枸杞叶煎水代茶饮,有除烦止渴、祛风明目之效,也可配合其他食材,做成药膳。下面推荐一款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膳食推荐枸杞叶白扁豆汤
原料:枸杞叶50克,白扁豆30克,葱白2根,猪肾1只,猪瘦肉50克。
制作:白扁豆提前用温水泡软。炒锅烧热,放适量油,加入瘦肉片、猪肾片,翻炒片刻,加适量水,放入鲜枸杞叶和白扁豆、葱白,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吃法:每日1剂。
功效:健脾祛湿、补肾益精,尤其适用于清明前后容易出现的疲乏、眩晕、腰酸、白带偏多等症状。
(以上为池晓玲教授专访稿整理,摘选《生命时报》,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实用肝胆疾病药膳食疗大全》(池晓玲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