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芒种的时间是在年6月5日12时58分。
此时,仲夏已至,北方麦*,江南梅熟。
芒种这个节气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比较的无声无息,但在农耕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农事耕种就是以芒种这个节气为界线,过此种植的植物成活率就比较低了。
自古人们在这个时节,南方忙着种稻,北方忙着收麦,都在田里忙着干活,自然没时间去组织什么娱乐活动,也难怪芒种在日常生活里比较无声无息。
在每一个节气里我们都能与古人不期而遇,宋朝的诗人陆游在他的诗中就有对芒种时节的描述,
《时雨》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看到大诗人在这个季节里都是是永日付在竹床上我就放心了。
这个季节受东南季风所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会形成丰富的降水。身处东南沿海的我们深有体会,这段时间每周七天都要下出八天雨来,河里的水位线都不断在攀升。老人家们说,这个季节就是要这么下雨的,要不然端午节的龙舟就划不起来了。
话说回来,在这连绵的雨季里,我们该如何照看好自己的身体,用饮食来调理呢?
自然与人体的关系我们的身体和大自然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如同一个小宇宙内也是五行具足,五脏对应着五行:肝木、肺金、心火、肾水、脾土。
下面这张表基本把身体各种零部件和五行和季节的关系都表述出来了。
我们的心属火,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如果湿气重,会严重地影响心阳。
脾属土,也就像大自然中的大地一样,如果湿气泛滥,那么脾阳也会被困住,这和发了洪水的大地一样,土到处都会是湿的,没有办法耕种。
肾属水,如同大自然土地下面有地下水,可是再往下,还有一个火,如果这个火喷发出来就是火山爆发了,平常的时候这个火是要藏在地下的。
因此,肾也是和大自然对应的,它在土的下面属水,但是在水中还有火。因此中医说,肾是两水夹一火,两边是水,中间一点火,这个火叫命门之火,水和火在一起,达到平衡,这是古代哲学追求的 状态,就是阴阳平衡,这叫水火既济。这样,肾中火不至于过热,水也不至于过寒。
如果体内水湿重了,那么,肾阳也会受影响,肾阳被抑制住以后,则肾中阴阳失去了平衡。
如果心阳不足了,那体内的水湿也会慢慢加重,这是相互的。
脾阳不足了,体内的水湿也会重。
肾阳不足了,也会出现水湿泛滥的情况。
这就是我们体内的水湿和阳气的关系,明白了这个,大家也就懂了很多养生的道理。
芒种养生清热祛湿因此,在这样一个东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的季节里,我们身体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祛湿了。
湿邪阻碍清阳,脾失运化,内外之湿去除,脾胃运化正常,才可以有效吸收水谷精微。
食材方面,白扁豆、白扁豆花、白芸豆、茯苓、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芡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几款清粥,在潮湿闷热的日子里来一碗舒适的热粥,养心养胃,每款粥都有各自的功效,大家可以根据身体具体的情况来选择。
01*芪山药薏苡仁粥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材料:*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竹茹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02菊花苡仁粥功效:清热解*、化痰止咳、除湿软坚。
材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前2味药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薏苡仁、大米和适量水,煮粥服用。
03菖蒲薏苡仁粥功效:清热化痰、祛湿解暑之功效。
材料:菖蒲15克,佛手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大米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薏苡仁、大米洗净,将浸泡好的陈皮、菖蒲、云苓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保健粥。
04化痰袪湿消暑汤功效:清热化痰、祛暑利湿。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佛手、菖蒲、莲子各等分适量。
制作:将上述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上面这些药材都可以去药店买,有些就是粮食都可以在家中常备。
中医里关于湿气有很多分类,大体分为寒湿、湿热、痰湿,而且它们都不是以单纯的状态出现,很多时候都是以多种复合形态出现在身体里。
痰湿体质常见表现: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胸闷,痰多,面色淡*而暗,眼泡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如果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汗出较多,易耗气伤阴,可适当选用一些益气养阴、化痰祛湿的药膳,如*芪山药薏苡仁粥、菊花薏苡仁粥汤;
如果是夏季梅雨季节、气候潮湿多雨,则可适当选用一些芳香祛湿化痰的药膳,如化痰袪湿消暑汤、菖蒲薏苡仁粥等。
也就只能推荐到这里了。一入医门深似海,学海无涯苦作舟,还是回头潜心继续学习去了。
END
愿你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