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考试大纲试卷结构
A型题第1—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第37—81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B型题第82—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
X型题第—题,每小题2分,共分
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中药学约占13%,方剂学约占13%,共约78分。
本节笔记对照考纲内容:
7.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注意:备考笔记中有关中药及药性的相关内容,仅供学术探讨与备考复习,中药并非无*副作用,合理运用中医处方要遵循“合理的中医学辨证”这个前提,请不要自行验药,一切要遵医嘱。
(一)白扁豆
1、药性:
甘,微温。
2、功效:
健脾化湿,和中消暑。
3、主治病证: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4、用法用量:
用量9~15克,煎汤内服;或生品捣研水绞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5、使用注意:
不宜多食,以免雍气滞脾。生用研末服宜慎。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白芸豆是一种蔬菜它最重要的功效是为人类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满足人体各器官对不同营养的需要,但是白扁豆中不仅有多种营养成分,它还可以入药,是一种功效出色的中药材,白扁豆入药以后能补脾除湿,能降血压,还能心脑血管疾病。
(二)大枣
1、药性:
甘,温。
2、功效: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
3、主治病证:
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4、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5、使用注意:
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抗疲劳等作用。此外,用红枣猪骨煮糯米粥常食,是一种很好的膳食补品,滋养精血,特别对血液病、老年体弱者更有助益。小枣可用于清血液降血脂、调血压、缓和动脉硬化;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败血病等均有疗效;食用小枣对于便秘和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用带蒂的小枣煮熟服用,益于创伤、灼伤的康复。
大枣与小枣均有健脾功能,但大枣功在降浊,小枣功在扶本,故大枣用在于治,入药;小枣用在于养,一般不入药。
(三)刺五加
1、药性:
性温,味辛、微苦。
2、功效: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3、主治病证:
治疗脾肾阳虚、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
4、用法用量:
用量9~27克,治跌打损伤:鲜刺五加根克,土鳖虫3克,酒煎内服;治肠风下血:刺五加、漏芦根,炖猪大肠服。
5、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刺五加的功用: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
五加皮的功用: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水肿。
五加皮是取根皮,刺五加是根及根茎。
(四)绞股蓝
1、药性:
性寒,味苦。
2、功效:
消炎解*,止咳祛痰。现多用作滋补强壮药。
3、主治病证:
用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肝炎、各种肿瘤、溃疡病及失眠、头痛、白发等。
4、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研末,每次3-6g;或泡茶。外用:适量,捣烂涂擦。
5、使用注意:
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优质的尤其是野生的绞股蓝,有一股山野的清香,从热水冲泡的汤色看:其优者,水到色出,汤水色泽嫩绿,清澈透明,而且久泡不衰,多次冲泡依然不改其色。伪劣者,其汤色浅淡苍白。观其冲泡之形:其优质野生的,冲泡后卷缩的嫩叶嫩茎须迅速张开,复叶五枚,叶缘浅齿,因为须细叶嫩,时有断片,然茎叶舒展,犹如轻燕振翅,体积倍增。较差者茎老叶粗,甚者藤叶长连,不具雅态。伪者更是长藤大叶,其形粗俗,很难与茶并列。(任玲)
(五)红景天
1、药性:
味甘、苦,性平。
2、功效: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3、主治病证:
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
4、用法用量:
水煎服: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
5、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证慎用。
孕妇、儿童慎用。
不宜超量用药。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藏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凉血解*的作用,属于活血化瘀药;而红景天具有健脾益气,清肺止咳,活血化瘀的作用,属于补虚药。
(六)沙棘
1、药性:
性温,味酸、涩。
2、功效:
祛痰止咳、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3、主治病证:
用治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瘀血经闭、跌打瘀肿。研究还证明,有消炎、抗放射损伤、抗肿瘤、抗衰老、抗风湿和抗病*等作用。
4、用法用量:
用量3~9克,水煎服。
5、使用注意:
沙棘性温,体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6、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沙棘为胡颓子科植物中国沙棘和云南沙棘的果实,沙棘的功效是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沙棘的作用是治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打瘀肿,沙棘用药禁忌是体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火棘根可入药,其性味苦涩,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果实、叶、茎皮也具类似药效。火棘树叶可制茶,具有清热解*,生津止渴、收敛止泻的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