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秋时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家小院的砖墙或篱笆上,都会缠绕着扁豆繁盛茂密的藤叶,层层叠叠,翠绿欲滴。7~8月,扁豆花期一到,整个庭院被装点得美不胜收。扁豆花虽属“平民之花”,但它的花和果实均是夏秋季节“高贵”的食用和药用佳品。
扁豆花有紫色和白色两种。宋代 药物学家苏颂说:“扁豆,白者温而黑者小冷,入药用白者”。所以,只有白扁豆花的花和果实才适合入药。白扁豆花又名南豆花,因其盛开在夏秋季节,故而功效特点也与季节相关。白扁豆花性平,味甘淡,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湿的功效,主治暑热神昏、湿滞中焦、痢疾、白带过多等病症。
炎热的夏季,人体易因脾虚暑湿出现各种病症,如发热、心烦、恶心、腹泻等。此外,女性白带过多,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脾虚、寒湿导致的。治疗以上病症的关键就是健脾祛湿,中医推荐用白扁豆花煮粥喝: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晒干或新鲜的白扁豆花,改文火慢煮至粥熟即可。每日早晚食用清香微甜的白扁豆花粥,可有效帮助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不但白扁豆花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它的果实白扁豆也不甘示弱,可应对多种食物中*。唐代名医甄权讲到“白扁豆解一切草木*,生嚼及煮汁饮,取效”。当食用蔬菜植物中*之后,可取白扁豆30~60克煎汁服用,便可治疗因食物中*引起的急慢性胃肠炎等。
《赞白扁豆花》
诗/美林
儿时庭前树篱下,
摇曳温婉扁豆花。
淡雅清香最亲民,
曼妙姿态惹人夸。
和胃健脾本领大,
消暑祛湿也靠它。
食药两用通古今,
宝典经传著佳话。
特别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