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恰当的调理养生,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鉴于此,医院组织中医治未病专家,编制了《广东省年冬春季节中医药扶正固本养生保健指引》。以下推荐《指引》中的几道防疫食疗、茶饮方,用以固本纠偏、防病强身,供大家参考选用。三道防疫食疗方1号食疗方——适用于体质平和人群(即平素身体康健,无明显寒热偏颇者)组方:黄豆、黑豆各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瘦肉克,陈皮1瓣,生姜30克,紫苏叶10克(鲜品更佳)。制法:豆类用清水浸泡30分钟;猪瘦肉洗净切成肉末后备用;瘦肉及紫苏叶之外的各种食材加水~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加入肉末及紫苏叶,再煮5~1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后即可。用法:饭后1小时温服。此为3人分量,可每周连续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2号食疗方——适用于体质偏虚夹湿型人群(即平素不耐寒凉,怕冷怕风,四肢偏凉,胃口欠佳,大便不成形者)组方:黑豆50克,黄豆50克,紫苏叶15克(鲜品更佳,干品亦可),葱白3~4根(含须、根),生姜50克(切片),炒白扁豆30克,陈皮10克,红枣25克,生甘草10克。制法:豆类用清水浸泡30分钟;所有食材加水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大约煮成毫升。用法:7~17岁每天服用~毫升,18岁以上服用~毫升,饭后1小时温服。此为3人分量,可每周连续服用3天,或每2~3天服1次。3号食疗方——适用于体质偏实夹湿热型人群(即平素易觉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结或黏腻不爽,颜面油腻,容易咽痛及口腔溃疡者)组方:黄豆50克,北杏仁(去皮苦杏仁)15克(打碎),生姜30克(切片),薏苡仁15克,淡豆豉15克,青皮10克,陈皮5克,葛根20克,蒲公英10克,生甘草10克。制法:黄豆、薏苡仁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所有食材加水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大约煮成毫升。用法:7~17岁每天服用~毫升,18岁以上每天服用~毫升,饭后1小时温服。此为3人分量,可连续服用3天。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处方请去黄豆、加芦根15~20克。3号方孕妇慎用。三款防疫茶饮★生姜红枣茶——适用于体质虚寒人群生姜30克(切片),红枣30克(掰开),普洱茶叶10克。冲泡饮用。★乌梅冰糖水——适用于体质易上火人群乌梅30克(需要用药房的乌梅,非零食),冰糖适量。煮泡或冲泡饮用。★苦荞麦绿茶——适用于体质偏实人群苦荞麦或荞麦10克,绿茶叶10克。冲泡饮用。注:以上茶疗方,均为3人分量。特别提醒:1.服用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服并及时咨询医师。2.对上述材料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3.如不喝茶的朋友或者是小儿,可酌情加用红糖、冰糖或蜂蜜调味。4.以上食疗方,仅作调理、预防使用,不能用于患病后的治疗。如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医院做一步诊疗。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