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养生固护脾胃,养肝护肝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16.html
谷雨?养生

重在健脾养胃祛湿

“一灸一汤”助你养好脾胃

《白牡丹》

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 一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雨水增多,雨生百谷。在此期间,各地气温回升,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谷雨节气,古时人们有“走谷雨”、“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等习俗。

  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大,“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此时是肝气最旺盛的时候,容易上火,出现眼睛红肿痒、口腔溃疡、面部长痘、长火疖、烦躁、失眠等症状。同时春夏之交,高血压、慢性病、亚健康状态也会呈现加重的趋势。

  中医认为,谷雨是春季 一个节气,若饮食不注意,易出现胃胀、胃疼、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谷雨养生,需注意健脾养胃祛湿、柔肝疏肝、养心安神、防蚊虫叮咬。

养生要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谷雨时节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加强运动,让机体得到锻炼。随着雨水增多,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增大,应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居室空气畅通以及环境清洁,使病菌失去孳生条件。

饮食推荐   “谷雨夏未到,冷饮莫先行”,忌过早食冷饮。可多吃健脾祛湿之品,佐以补肝清肝之品,如淮山、土豆、扁豆、茯苓、土茯苓、赤豆、黑豆、薏仁、冬瓜、藕、海带、鲫鱼、猪肉,豆芽等。比如煮稀饭时可多加一些薏仁和赤豆等。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土茯苓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

养生穴位

  人体有一个养脾胃非常好的穴位——足三里,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他自己坚持长期灸足三里,活到一百多岁。

今天给大家教一种健运脾胃的保健灸法:

足三里艾粒灸

准备好适量艾绒、盛水小碗1个、打火机1个、供香1根。

选平坐位,双小腿稍内扣,足三里位于小腿上,在犊鼻穴(也就是外膝眼)下3寸(四手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将水碗放于两腿中间,用手将艾绒捏成*豆大小,放在双侧足三里,点燃的供香点烧艾粒尖,艾粒慢慢燃烧至皮肤疼痛时,快速用手拔至水碗中,完成一壮灸,继续,灸3至5壮。每天一次。

注意:灸完一至两小时勿接触冷水,勿夜晚艾灸。

靓汤推荐

  时值谷雨节气,多雨潮湿,湿邪最容易伤脾胃,天气变化快,仍寒未热,需继续健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身体气血化生之源。故谷雨时节来碗茯苓薏米淮山汤,固护脾胃,健脾利湿。

材料:茯苓30克薏米30克白扁豆20克赤小豆30克无花果20克太子参5克淮山30克猪骨克生姜两片红枣两个做法:1.薏米、扁豆干炒或者直接在药店购买炒薏米、炒白扁豆。2.将所有药材洗干净备用。3.猪骨过开水去除血腥。4.将上述备料全部放入锅中加水,煲1.5小时即可食用,或者加盐食用。功效:汤中茯苓、薏米、扁豆健脾利湿,赤小豆利小便祛湿,无花果生津润肺、健脾开胃,生姜温中散寒,太子参、淮山、红枣健脾补气,猪骨补虚,故此汤健脾补气、清热利湿,太子参、淮山性味甘平,故补而不燥。薏米、扁豆炒后祛湿力不减,但清热而不伤正气。故汤在扶正气之时,通过健脾淡渗利尿,将体内湿邪排出体外,达到固护正气,排湿外出的目的。适于脾虚湿重表现为:疲倦乏力、口粘、口中无味、面色萎*油腻多、大便不成形等人群,胃肠胀气者,可加入陈皮理气。痰*、口苦、咽痛、大便干结、感冒发烧者勿服用。

制图|梁又丹

编辑|周永亮

审核|郑霖昊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biandoua.com/bdyl/11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