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353473777029651&wfr=spider&for=pc
《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冬雪渐成春雨,往日的干燥渐渐被潮湿所取代。
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渐盛的湿气虽然会让我们的体感更加舒适,但过盛的湿气也会引起人体不适。
《*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
自测湿邪受湿邪侵犯者,常见以下几种症状,大家可自检一下:
◎看舌头:舌头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
◎看大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
◎看身材:一般来说,“肥人多湿”。
◎看精神状态: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病人会觉得头脑昏沉,身体困重,仿佛被厚衣包裹一般,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
◎看皮疹形态:肿胀、糜烂、渗出明显。
◎看瘙痒部位:湿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瘙痒多发于阴囊、小腿、脚部。
如果身体上出现了以上的症状,那雨水节气更需要注意祛湿了。
入春除湿 米如果说哪些食材除湿效果好,那一定有芡实!
芡实又名“鸡头米”,药食同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
由于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更为方便。
对于冬春季因滋补不当、过食油腻导致体内生湿者,吃它正合适。
而之所以称之为“入春 米”,则与它补肾健脾的功效分不开。
其实,芡实入药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
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
在补肾方面,芡实主要适用于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儿遗尿、老人夜尿多等情况,可帮助肾气固摄;
在健脾胃方面,芡实一来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二来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
芡实怎么吃芡实的用途广泛,可炒可蒸可煮,还可以打粉做糊或者做糕点。
芡实核桃糊
◎材料:芡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肉20g,红枣3枚。
◎做法: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备用。芡实粉、山药粉加水适量,打糊,置于火上边煮边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脾肾,固涩精气,强身健体。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合体弱小儿及体虚老人。
芡实莲子薏苡仁汤
◎材料:排骨克,莲子20克,芡实3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
◎做法:
1.先把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把排骨剁成小块,水开之后,焯一下。
2.然后把排骨、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
3.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两个小时, 加点盐以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肾,醒脾行气开胃。
芡实扁豆山药粥
◎芡实15克,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粳米克,红糖适量。
◎做法:芡实、白扁豆洗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山药去皮切片。锅中倒入适量水,放入芡实、白扁豆、山药、粳米共同煮成粥。粥成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补虚健体。
◎注意事项:可作为体弱老年人、先天不足小儿以及胃肠道手术者恢复期的食疗调养。
四类人不宜多吃1严重便秘的人群中药芡实甘平补脾,兼可祛湿,涩能收敛,有敛肠止泻的作用;加上芡实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质地比较紧密,吃后不易消化,对于便秘人群来说,吃过多芡实容易增加肠胃消化负担,反而加重便秘情况,不利于肠胃消化、大便排出。
2消化不良的人群芡实难以煮烂,消化,若是本身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人群食用会加重消化不良的情况;而且《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到芡实的禁忌有:“凡外感前后,疟痢疳痔,气郁痞胀,溺赤便秘,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可见本身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是不宜吃芡实的。
3对芡实过敏的人群芡实虽然是一种不常过敏的食物,但是有些人群因为体质问题,食用芡实还是会出现过敏的情况,因此这种人群就不建议食用芡实,可能会出现水肿、红肿、瘙痒的情况。
一般出现了过敏的情况 立即停止食用,同时食用一些抗过敏的药物,严重到有呼吸道水肿的话要及时就医。
4糖尿病人群芡实属于高淀粉食物,而淀粉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容易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相关声明:
1.本文转自中国中药杂志,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中医药报、医院、健康谈等。我们仅作交流分享,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2.图片源于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