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者土也,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
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
谷雨,
春三月的 一个节气,
春末夏初相交之侯。
谷雨节气正是脾胃之气欲旺时,
此时的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饮食
1.杂粮饭
食材:芡实、白扁豆、生薏米、藜麦、大米
做法:取芡实50g、白扁豆50g、生薏米50g,以水浸泡约5小时,纳洗净的藜麦50g、大米g,再加适量水,煮而为粥,运脾和胃,可供3-4人食用。
2.代茶饮
药茶:陈皮3g茯苓5g冬瓜皮5g菊花2g玫瑰花3g
饮用:上四味,沸水浸泡,以作茶饮,入口清淡,疏肝理气、运脾除湿。
3.香椿菜
食材:香椿50g鸡蛋2个香葱3根
炒食:将香椿焯水后切碎,倒入鸡蛋中加五香粉搅匀,起锅烧油加香葱,片刻,倒入鸡蛋香椿,中小火翻炒5分钟出锅食用。
古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健胃、理气、止泻、杀虫之功效。
运动
八段锦
“调理脾胃臂单举”这一调式,双侧交替,每日早晚各50组,可起到调和中焦,健脾养胃之功用。
养生
1.太冲穴
降肝:太冲穴位于足背部, 二跖骨结合部前的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肝经循行从足走腹,我们可以采取沿着太冲穴至大敦穴的方向逆经而推,实现泻肝经实证的功用,以针对风木肝气当令之时,升发太过导致急躁、易怒、头痛、眼痒、胁肋不适等症。
逆经推按太冲穴
2.公孙穴
补脾:公孙穴位于足内侧, 跖骨基底部,当赤白肉际处,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为八脉交会穴,通冲脉,脾经循行由足走腹。我们可以采取顺着脾经循行方向揉按该穴,即左脚以逆时针方向揉按,右脚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实现健脾益气的功用,以针对谷雨时节,水湿增多,脾气运化不及所致腹胀、便稀、身重、腿肿等症。
顺经揉按公孙穴
3.腹部养生穴
调和中焦:常选用任脉经的中脘穴、上脘穴、下脘穴,取按揉穴位及艾灸的方式,起到健脾养胃,以针对谷雨时节,脾胃不和引起的食欲差、消化不良等症状。
腹部养生要穴—
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帝内经》
我们应顺天地四时之法则,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简言之,天人合一,
做到知天、知地与知道。
知天:气候、环境
《孝经纬》曰:“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净明洁也,万物去故而从新莫不鲜明之谓也。”
《*帝内经》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天运当以日光明”。
谷雨天气逐渐回暖,“阳生阴长”,雨水量也逐渐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谷雨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太阴湿土,中见木运,风湿之气满布,风气逐渐衰退,湿气蒸发上升。
养生需要人与自然同气相求,身体与天地一样天清地明,正所谓顺道而行谓之德,顺天地自然变化养生方为正道。
知地:节气对动植物影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是个万物快速生长的节气。
谷雨时节,春花开遍枝头,杨花柳絮飞舞南方采茶,北方食椿,渔民祭海,共赏牡丹。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谷雨物候
一候萍始生,萍水相逢,牡丹艳争,鱼跃燕飞,春光令醉;
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开始提醒人们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即啄木鸟,戴胜于桑,蚕将生之候,羽纹错落有致的戴胜鸟头顶五彩羽毛,在排排桑树间跳跃,飞上枝头繁殖育雏,繁衍新的生命。
知道:养生方法
谷雨属春末,具春季特点,肝木当令,肝木克脾土,脾胃更易受困;外加谷雨季节温度、湿度显著增加,潮湿困脾,气机升降失调,运化不及,因此谷雨是脾胃病的多发期。
谷雨节气宜疏肝运脾和胃,泻肝补脾方可达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的机体调和状态。
医院预防保健科
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成立于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北京市“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试点单位,北京市中医治未病临床基地。科室位于4号门诊楼4层,科室在研及已结课题多项,涉及中医治未病国际合作、健康管理、五音疗法、偏头痛、过敏性鼻炎、冠心病、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科室工作包括疾病筛查、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及传统疗法等,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特色服务模式。
操作演示:曾静、*梦文
来源:预防保健科
编辑:张 婧
审核:樊瑷晗
统筹:尹璐
监制:王笑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